手机
预览

电影《小丑》:悲惨世界里的愤怒与救赎

原创  2019-11-22 钟明 投稿


作者:钟明

在今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电影《小丑》(Joker)中,导演兼编剧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选择以完全独立的世界观,透过小丑亚瑟一系列反叛的举动来反思和映照当下社会的弊病。



01 

有根源的反叛


《小丑》中的亚瑟·弗莱克,生活在以纽约市布朗克斯为原型的底层街区,从事着低贱的卖笑逗乐职业,收入微薄,还得看老板脸色,随时会被开除。


他罹患精神病的母亲病入膏肓,对他隐瞒身世、隐瞒童年虐待,只是一味地要求亚瑟永远笑脸示人。


亚瑟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喜剧演员,这也符合母亲的期待:希望亚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小丑面对观众说:“母亲总是告诉我一定要装着笑脸。她说我有个使命,为世界带来欢笑。”


但现实却是悲惨的,亚瑟的生活中毫无欢笑可言:他饱受童年创伤的困扰,曾进过精神病院;他同时服用七种药物治疗自己的童年创伤和抑郁状态,却依然控制不住病理性的放声大笑,这为他招来了不少冷遇、歧视甚至毒打。


从未尝过爱情的滋味,单恋同一幢单元楼里的单亲妈妈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也不可能得到丝毫回应;最重要的是,他几乎从来也没有获得过尊严,舞台上下,家门内外,没有人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看待。


亚瑟第一次站在万众瞩目的脱口秀舞台上,对着镜头说:我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出悲剧。“大家都把我当成空气,我都不确定我是否真实存在。”


被同事诬陷的亚瑟惨遭解雇,失业当晚坐地铁回家的路上,他被三个醉酒的华尔街金融男欺辱殴打。被逼入绝境的亚瑟掏出同事硬塞给他的枪,将三人全部杀害。


这些愤怒渐渐在制造一个邪恶的小丑。小丑的反叛并非没有根源,经年累月下的压力及痛苦一次次侵蚀亚瑟脆弱无望的心灵。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将小丑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在“小丑”之前,他是亚瑟·弗莱克,一个被童年阴影折磨的可怜人。如果说小丑最终的愤怒的决堤,是被人和社会的遗弃造成的,那么父亲的缺席便是最深层的根源之一。


正如他面对假想的父亲托马斯·韦恩所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这么粗鲁这么愤怒?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话?我并不想要钱,我从你身上不想得到任何东西,或许只是想要一点温暖,一个拥抱。”


亚瑟那句催泪的“爸,是我啊”,换来的却是托马斯重重的一拳。


片中很少涉及成年之前的亚瑟,但不难发现,亚瑟被困在孩童和成年之间,他对身份和自我形象、自我价值都感到迷茫。这会带来强烈的愤怒、敌意、疏远和沮丧,以致于带来最终的毁灭。


哈佛医学院的儿科医生和男性问题专家伊莱·纽伯格,在长达37年的医疗生涯中,主要致力于帮助受虐儿童和家庭暴力。纽伯格相信,人们可以从男孩在童年时期的行为来预测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纽伯格说得很好:“每个男孩都需要知道,他生命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绝对爱他的,并且百分之百地爱他。”如果一个男孩想要成为一个健康、强壮、平衡的人,他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有人站在他的一边,为他加油,在必要的时候为他挺身而出。


显然,父位的缺席,对亚瑟来说,似乎才是最为致命的。



02 

愤怒是由私欲驱动


父亲的缺席成为痛心的事实,能够让父亲重新爱一次亚瑟也不现实。当然,小丑的愤怒也不只是把母亲杀死解恨那么简单。《小丑》对于精神疾病与恶之间关联的呈现,绝不是对恶的辩护。导演在威尼斯首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并不想把本片拍成《疾速追杀》那样享受暴力的复仇电影,而是关注人内心的精神状态。


亚瑟最终被他的愤怒所毁灭。他的愤怒逐渐“成熟”,变成了一种更复杂的邪恶。童年的虐待、父亲的离弃、社会的漠视,将他暗淡的未来包裹在自己的绝望之中。


也许我们会和亚瑟一样,人生至少有一段时间是在悲愤中度过的。当我们看不到任何出路,我们该如何理清自己的愤怒反应?大多数人可能说:“我愤怒没有问题,别人才是疯子。”


我们常会承认自己的怒气,但在自己的头脑里却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你可能会说:“我知道我有愤怒的问题,但看看他们对我做了什么。”当我的老板表现得像个恶霸时,我很愤怒;当我的父母如此糟糕时,我很愤怒。你看到的严重问题是,别人都在做让你发疯的事情,所以你要愤怒。


亚瑟正是看到这样一个黑暗面。然而,亚瑟的愤怒只是这个社会的映射。每个人都有一个黑暗面的扩音器,大胆地用邪恶的方式表达心里所充满的罪。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一个事实: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助长了这种愤怒,我们也认识到有些事情是错误的,我们的愤怒是错误的,需要被纠正。愤怒是肉体血气的产物。它充满自私、分裂、愤怒和混乱。在某些情况下,愤怒伪装成正义的愤怒,但在表象之下,它只是由我们肉体的邪情私欲所驱动。



03 

在恩典里焕然一新


那么,我们该如何回应我们内心的这种愤怒呢?耶稣提供了一个框架,不是用愤怒回击,而是用一种有同理心的爱来欢迎破碎的人来到他身边。


在《希伯来书》中,我们看到耶稣是如何展示这种爱的:“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 4:15-16)


这幅图景描绘的是一位救主,他同时坐在天上,却又非常熟悉甚至怜悯我们遭遇的试炼和试探。正是因为这种同理心,《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基督解除了我们的怀疑,鼓励我们亲近他,寻找我们所渴望的爱与和解。


在我们的时代,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就像一座“哥谭市”,充满绝望和恐惧。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和在报纸上看到的都让我们震惊。但神所爱的儿女盼望并相信,当基督再来的时候,神的愤怒会使事情好转(罗12:19)。


《罗马书》8章22节说:“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在19节说: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在《腓力斯译本》中说,整个世界都在踮起脚尖看上帝之子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奇妙景象。



当你被所有的心痛、不公、失望、冷漠和背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请记住:神要保护他们远离一切仇敌:死亡、罪、撒旦和充满敌意的人。


我们也将学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善与恶。这使我们逐渐恢复理智,可以有神儿子的样式。我们对周遭世界的反应是可以改变的。一触即发的愤怒可以成为渐渐生出的和平之心,敌意变成了忍耐,积怨慢慢转化为宽恕人的能力。那位爱我们的神正在做一件事情,他正在努力改变他孩子们的心。


当我们愤怒、恐惧和骄傲的时候,上帝的恩典使我们在每一个层面焕然一新。我们找到了医治罪的方法,代替畸形的生活。那些寻求耶稣的人得到了真正的宽恕。在耶稣里,那些祈求的人从我们慷慨的天父那里得到了圣灵。圣灵将在我们得救后全程引导我们进入真理,将我们打造成满有基督的形象。圣子耶稣为我们而生,为我们而死,这样我们才能为他而活。为他而活才能把我们从愤怒的小丑变为俊美的王子。




— 完 


作者简介:

钟明,电影里也有神圣的空间,从中看到光照进黑暗。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注明来源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赞赏
阅读

上一篇:【原创】青春的救赎在何方?——凝视“青少年杀人”事件
下一篇:【原创】#点赞送礼#感恩季,你最想感恩的是什么?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