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原编】当属灵伟人道德沦丧,我们是否仍然接纳他的作品?

2020-03-04 佳音小编 综合整理
115541.jpg


作者:林伟清、非比

来源:爱筵

2020年充满了震荡,不仅有如今在各国蔓延开来的外在的疫情,更有内在心灵的震荡。年初篮球巨星科比的突然去世,两天前世界第一CEO韦尔奇的离世,都给这个世界的人带来冲击。


而对许多基督徒来说,2月22日爆出来的天主教领袖范尼云的性丑闻无异于晴天霹雳,闷头一棍。他是世界最著名的服事智障人士群体“方舟之家”的创始人,2015年“坦普尔顿精神工作奖”的获得者,又是在华人基督徒当中广为人知的著名灵修作者卢云的属灵导师。昨天公号ijingjie发文,让这件事广为人知。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备受尊重”的属灵伟人或知名人物的道德堕落事实?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重新审视他们留下来的作品?


01

范尼云与性侵案


今年2月22日,“方舟之家”(L’Arche International)发布报告称,6名成年的非残疾女性表示,范尼云在她们寻求心理辅导时与她们发生了性关系。

 

这些女性的描述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范尼云在1970年到2005年期间涉嫌通过“精神操控”与咨询对象发生性关系,通常对受害者有“心理控制”。此事给其中一些妇女留下了“深深的伤口”。此报告中引用了一些女性的话,描述了范尼是如何将性行为作为他精神引导的延伸,比如“现在我们,而是马利亚和耶稣”,“这是耶稣通过我来爱你”。


范尼云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加拿大天主教领袖,是帮助残障人士的国际性社区联盟“方舟之家”的创办人,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在华人基督徒当中广为人知的著名灵修作者卢云的属灵导师。去年去世,享年90岁。


在从事慈善工作之前,范尼云曾是一名加拿大海军军官和教授。对精神病院的一次访问促使他在1964年创建了“方舟之家”(L’Arche)慈善机构。“方舟之家”改变了许多残障人士的生命和生活环境,使他们不再作为病人、而是社区的正式参与者而生活。

 

范尼云未婚,他还曾周游世界,鼓励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并获得了2015年的坦普尔顿精神工作奖,以及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他也是纪录片《范尼云,温柔的圣礼》“Jean Vanier, the Sacrament of Tenderness”的主角,这部纪录片在2017年戛纳电影节上放映。

 

然而这次指控与背后的调查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在致慈善组织成员的信中,“方舟之家”的领导人斯蒂芬·波斯纳(Stephan Posner)和斯泰西·凯特斯·卡尼(Stacy Cates Carney)表达了他们对这一消息的震惊,并谴责了范尼云的行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范尼云是我们最爱和最尊重的人之一。虽然他一生中所做的相当多的好事是毫无疑问的,但因此导致大家对范尼云与‘方舟之家’的起源所产生的不良印象,我们表示哀悼。”


merlin_154521000_9ba6c97f-8bd0-4a3e-b43a-99638b252741-superJumbo.jpg



02

当伟人跌落神坛


昨天公号ijingjie发表文章“范尼云性侵:又一人,败倒在欲望面前”,许多人看了之后,震惊之余,无法接受,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带着爱和怜悯委身奉献,服事贫穷的人,又有深刻属灵洞见的领袖,给各地耶稣的跟随者带来属灵的益处,却在暗地里却有如此丑陋不堪的行为?不仅如此,他们还使用他们的知识,透过自己的神学和属灵智慧为自己的罪行辩护,叫人如何能够接受?


受人尊重的属灵领袖的犯罪跌倒,对许多基督徒的信心是一个摧毁性的打击。虽然我们相信人都是罪人,那些带着光环的牧者也不例外,但这些牧者是基督的使者,在众人的眼中,他们是基督信仰的宣扬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跌倒给人的感觉是他们所宣扬的信仰、真理是假的,是不可信的,或者是不真实的。人们从理性上明白,需要把牧者和基督区别,只有基督是完美的,牧者不是;也需要把牧者的信仰和牧者自己的行为相区别,行为不对,并不意味着信仰也不对。我们也知道这些属灵的智慧和洞见,会更关乎内在的生命,但口头表达出来或流露笔端,还是属于理性的层面,需要与持有这些智慧和洞见的人相区隔。耶稣自己也说:你们要听法利赛人的教训,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参

太23:13)虽然我们理性上知道了这些,但还是很难接受现实。

或许简单地诉诸于罪是不够的,虽然这是深邃而本质的属灵诊断。但我们也需要从理性上,对这些问题做更深入的剖析,更多地揭开破碎人性的奥秘。但这不是我们能做的,也不是这篇文章的关注点。


我们从情感上,就是很难接受属灵伟人的失败;这是人的软弱。那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诗篇中的哀歌,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接受、无法理解的事实的反应,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指引:


1. 向神表达哀恸;

2. 向神表达疑惑和不解;

3. 转向神的良善和信实;

4. 盼望新天新地完全的更新。


如果我们能在情感上接受属灵领袖的犯罪、跌倒,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何面对属灵领袖留下来的属灵遗产呢?我们是该把他们的作品,连同所做的丑事一同对待,不分青红皂白,通通扔进垃圾场,一并烧毁;还是区别对待,依然肯定他们所做的贡献,依然聆听他们的智慧,接受他们的属灵牧养?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们也有一些前人的智慧可供参考;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pexels-photo-1793525.jpeg


《今日基督教》在2017年有一篇文章,作者马可·加利(MARK GALLI)谈到卡尔巴特的个人生活,他不仅清楚地向他的妻子Nelly说明他爱女秘书,而且让女秘书住进他的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用他的辩证神学来为自己对婚姻的不忠辩护,要Nelly从心里接受他的做法是对的。作者观察到:


1. “牧师神学家有时所强调的,有时恰恰是他们觉得自己最脆弱的地方”。

2. 神学家使用他们的神学方法来为自己不合理的行为辩护,这是很自然的。所有的人都会使用任何逻辑自我辩护。


作者总结到,“恰恰是他们的软弱才警醒我们,让我们深入他们的思想中看他们所强调的”。而面对巴特的作品,作者说,“我仍然推荐巴特的神学,但不要认为他们有正确答案答案;我们需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而是要看他们所说的是否合乎圣经……之所以读巴特,是因为他帮助我们的思考更有神学的深度,更基于圣经的真理”。他们的著作是引导我们向神,而不是看他们自己。


约翰·派博牧师也谈到当我们学习属灵伟人的属灵智慧的时候,该如何面对属灵伟人的失败。他在里面也提到了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属灵伟人的道德问题。


【视频】


派博牧师总结到:我想我们应该慢慢判断,且永远不要粉饰任何牧师或作家的罪,指出他们的罪。警惕这些罪对他们作品可能的影响,但同时照着作品内容与圣经相符的程度从中受益。


其实,离开基督教的层面,从整个人类文明更大的层面来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道德有公开明显缺陷的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包括在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哲学、科学等领域留下来的财富?如果我们想弄一个清单的话,可能要吓我们一跳:


卢梭,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早年穷困潦倒,被贵族情妇包养,遗弃自己的子女。

爱迪生,沽名钓誉,疯狂诽谤和打击同时代天才发明家特斯拉。

毕加索,现代艺术大师,立体主义创始者;一生娶了两个妻子,5个长期情妇,与他相关的女人多被落入抛弃、自杀的悲惨结局;为撇清关系,背叛朋友。

秦桧,著名书法家,南宋最臭名昭著的权奸、卖国贼

……


这个清单还可以更长、更长……


pexels-photo-433333.jpeg



03

《越郁》的出版及读者反馈


这不仅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来说,都是需要真实面对的;也是对活在这个世界关心人类文明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而对主内做出版的人来说,更是实际的问题。


我们公号之前推出一篇关于范尼云写给抑郁症患者一本好书——《越郁》(Seeing Beyond Depression)。书很薄,但为了谈版权,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几经辗转,从美国出版社到法国出版社,又发现原出版社已经倒闭,好不容易联系上,等对方回复版权协议又是半年多。最近,我们好不容易获得许可,终于准备要发布了(电子版先行)。结果,碰上范尼云这个丑闻,真是让我们左右为难……


cf2aa34a134db7386896e053ee03d354.jpg


《越狱》中文版预告(超越抑郁,看见被上帝所爱的自己)去年6月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许多来自读者的反馈,大家对此书充满了期待,我们精选了当时一些读者的留言放在下面。


抑郁症真的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期待这本书可以出版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期待这本书!我感觉是我得救痊愈的希望!

看着亲人好友陷在抑郁中,就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着亲人好友落在水里,心中非常痛!若能帮助他人看到上帝眼中的自己,人就有力量走出抑郁。

衷心希望该书尽快出版!!我一周遇到两个朋友认为自己抑郁了,可是我觉得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提供帮助。看了本书一些摘要,我觉得这种接纳和交托的心态,不仅对于抑郁患者本人,对于他们的朋友,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生命脆弱,抑郁的家人更是陷入痛苦的阴霾当中,因为无知我们并不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说着高大上的言辞,殊不知只是伤口中撒盐,我们缺失了耐心,陪伴,鼓励……只愿上帝怜悯,借着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真正从上帝而来的爱,愿上帝祝福那些关注角落中孤单灵魂的牧者,愿天父赐福出版的工作。

环顾我们周围的人,在那个灿烂的笑脸下,在那个紧缩的眉头里,在独行者的脚步里,都透着抑郁。太多人需要福音。也需要被诠释好的福音。怎么能超越忧郁的捆绑,需要从生命的最深处被接纳,触摸,医治。期待全书。


我们特别理解理解有些人知道了范尼云的丑闻就不想看了,但有些人还是很需要这方面有益的引导。在此,我们再次邀请大家投票表达一下看法。这样能帮助我们在当下做出有智慧的选择。


参考来源:

http://rrd.me/gnkSd

http://rrd.me/gnkSe

http://rrd.me/gnkSf

http://rrd.me/gnkYS


— The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林伟清、非比撰写

慕溪亦对此文有贡献,佳音小编编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阅读

上一篇:【原编】世界第一CEO韦尔奇离世,他曾面临最难的问题竟然是……
下一篇:从一盒口罩说起......| 因信说话·特别版II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