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预览

研究发现汉语是使用负面词汇最多的语言,你是否中招?

原创  2017-04-25 赵荔 投稿

在你每天的言语中,是否留意过自己说出的积极词汇有多少,负面和中性的词汇又有多少?美国一大学就有一项研究表明,汉语是世界上含负面和中性词汇最多的语言。

美国佛蒙特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简称UVM)的数据科学家们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通过研究世界十大主要语言在书籍、媒体、网络等的使用,找出每种语言中最常用的五千个词汇,再把这五千个词汇按照从"喜乐"到"悲伤"的程度进行排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们使用正能量的语言多于负面的言语。这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这些科学家们接着对这十大语言做了比较,发现世界上最喜乐的语言是西班牙语,也就是说西班牙语中的正能量词汇多于负面词汇。而汉语则是世界上含负面和中性词汇最多的语言。

 

看到这个研究结果,我没有感到惊讶,因为我自己曾经无数次被"老外"指责说话不礼貌,用词生硬,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爱。而多年后经过刻意努力改正过来的我,今天又常被在国内的同胞们嗔怨说话太客气,太见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做了一个决定,过分客气、有礼貌无论如何也比生硬、不礼貌好。尤其是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家人、朋友、教师、同事、顾客,只使用正面词汇说话的好处于人于己都是遥遥领先的。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开始了一个每日必修课:在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时候,至少要用三个正面的形容词,不用任何负面的形容词,直到成为习惯,直到自己的词典里的负面词汇越来越少。这个功课我现在还在继续做着,但已经是轻车熟路,不需要费很大的劲儿了。

 

作为一个家长,当孩子不听话,闯祸,说谎时非常生气,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哪儿还想得出什么正面的形容词呢?而负面的形容词不用想就会成群结队地涌到嘴边来。可是有哪位父母可以理直气壮地证实,在自己使用了各种严厉、辱骂、诋毁的词汇教训了孩子之后,孩子真正改变了,弃恶从善了?特别是在孩子幼小,还没有多少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爸爸妈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所以,当妈妈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妈妈不爱你了!",爸爸对孩子说:"你真混蛋!""我打死你!"的时候,孩子都会信以为真的。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不再那么在乎大人骂他们什么,可是还是不会坚信自己不是"混蛋"、"笨蛋"、"傻瓜",也不会坚信爸爸妈妈永远爱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

 

为了培养出一个阳光、自信、身心健康的孩子,想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散播源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这其实真的不难。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做一个决定,一个明确的决定:从今以后不再使用负面的言语,无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

 

第二步,每天至少提醒自己三次这个已做的决定。第三步,每天花一些时间在自己正能量词汇库里添加储蓄。事先设想好再遇到以往让自己义愤填膺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态度,什么语言,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持正面,至少中性,杜绝负能量的摄入。最后,当一件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需要先做一个判断:这件事情有没有受损害者?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有先明确这两点,我们才能走下一步,选择合适的处理办法。

比如说,你的孩子把邻居家的窗户玻璃打破了。邻居的私有财产受到了损害是需要赔偿的。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孩子一起去邻居家赔礼道歉,主要由孩子本人说。如果孩子不知道说什么,家长就要先诚心诚意地跟邻居道歉,请求原谅,然后跟孩子说,我说完了,该你了,就照我的样子说。第二件事是跟邻居还有肇事的孩子一起商量出一个可行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然后,回到家以后,关上门,在只有肇事的孩子和家长在场的情况下,告诉孩子损害别人财物要赔偿的道理,让孩子知道,东西是他/她损坏的,所以必须由他/她赔偿。用孩子自己现有的和将有的压岁钱,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挣钱(通过劳动,卖东西,捡易拉罐/水瓶卖……)都是很好的选择(通过这件事情教孩子理财有另文讲授)。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以后,就要马上搞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是蓄意的还是无意的事故。如果是前者,严厉彻底的惩罚是必须的。比如说一个月不可以做他/她最喜欢做的事情,不可以吃他/她最喜欢吃的东西,去他/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如果这件事情只是一个不小心造成的事故,教导孩子如何小心,如何做正确的选择是家长们要采取的行动。

 

以上这个例子里完全没有使用负面言语的空间和机会。而且如果做得到位,有始有终,我认为同类型的事件的再发率会是非常小的。

箴 25:11“一句话说得合意,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箴25:15“柔和的舌头(指言语)能折断骨头。”

作者简介:资深教育工作者,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天津知识分子家庭,现定居美国夏威夷。1984年赴美国读研,获文学和企业管理学两个硕士学位。在中国和美国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有近30年的教学经验。

阅读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成为对的人,才能吸引对的人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此文